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人都有哪些作品 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有哪些
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:
- 1、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人都有哪些?
- 2、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人都有哪些?获奖作品有哪些?
- 3、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有哪些
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人都有哪些?
1、《牵风记》徐怀中《牵风记》是现代作家徐怀中创作的长篇小说,2018年发表于《人民文学》,2019年8月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。该小说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,讲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却在19岁不幸牺牲的壮烈故事。
2、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颁发,获奖作品包括姚雪垠的《李自成》,古华的《芙蓉镇》,魏巍的《东方》,莫应丰的《将军吟》,李国文的《冬天里的春天》,以及周克芹的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。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在1985年揭晓,获奖者有刘心武的《钟鼓楼》,张洁的《沉重的翅膀》,李准的《黄河东流去》。
3、陈忠实:《白鹿原》这部小说是由作家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,1993年第一次出版。这部小说是以白鹿村为缩影,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的各种恩怨纷争,时刻的跨度有半个多世纪那么长。这部小说不仅获得了茅盾文学奖,而且还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、电视剧以及话剧和舞剧等。
4、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名单如下:1955年:《黄沙》,作者路遥。1956年:《金粉世家》,作者贾平凹。1957年:《活着》,作者余华。1958年:《送礼者与贝叶斯之章》,作者王小波。1959年:《这段路,我还要走下去》,作者郑愁予。1960年:《借》,作者吴秀波。
5、答案:A、B、C、D 选项中的作者都获得过茅盾文学奖:第二届刘心武《钟鼓楼》,第三届霍达《 的葬礼》和路遥《平凡的全球》,第七届贾平凹《秦腔》故本题答案选ABCD。
6、贾平凹,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,2008年凭借《秦腔》,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。路遥,生于陕北清涧县,1991年其代表作《平凡的全球》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。陈忠实,生于陕西西安市灞桥区霸陵乡西蒋村,1998年其长篇小说《白鹿原》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,并被教育部列入“大学生必读”系列。
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人都有哪些?获奖作品有哪些?
1、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颁发,获奖作品包括姚雪垠的《李自成》,古华的《芙蓉镇》,魏巍的《东方》,莫应丰的《将军吟》,李国文的《冬天里的春天》,以及周克芹的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。
2、路遥:《平凡的全球》我们上高中的时候,语文老师特地将这个小说向我们所有人进行了推荐。这部小说有百万字,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实,然而它却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怎样经历重重考验,最终走向光明的人生。
3、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,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。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终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,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。小说语言精妙,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、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。
4、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,为鼓励杰出长篇小说的创作,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,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其中一个。在前六届的评奖中,不乏为大众熟悉的佳作。如第一届获奖的姚雪垠作品《李自成》和古华的《芙蓉镇》。
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有哪些
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名单如下:1955年:《黄沙》,作者路遥。1956年:《金粉世家》,作者贾平凹。1957年:《活着》,作者余华。1958年:《送礼者与贝叶斯之章》,作者王小波。1959年:《这段路,我还要走下去》,作者郑愁予。1960年:《借》,作者吴秀波。
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(2003—2006) 贾平凹《秦腔》 《秦腔》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。《秦腔》初版于2005年4月,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。 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。
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颁发,获奖作品包括姚雪垠的《李自成》、古华的《芙蓉镇》、魏巍的《东方》、莫应丰的《将军吟》、李国文的《冬天里的春天》、周克芹的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。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在1985年揭晓,获奖作品有刘心武的《钟鼓楼》、张洁的《沉重的翅膀》、李准的《黄河东流去》。
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,作者是北京作家霍达。这部小说同《平凡的全球》一样,也曾经在电台《小说连播’里面播出过,播讲者是孙兆琳,很多人是先收听了小说连播,接着才看的书。霍达是位女作家,才情过人,且不说故事务节怎样跌宕起伏,就是语言功力也令人扼腕叹息。
给付获奖作家的奖金从茅盾文学奖基金利息内支付,具体数额,由评委会确定。解释 条例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负责解释。将在不断拓展资料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