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不只是口号和标语
什么叫企业文化?很多人以为就是在办公室挂上”诚信、创新、团结”的标语,或者每年组织几次团建活动。但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,企业文化远不止这些表面功夫。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独特的DNA,是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格觉悟。它不是靠喊口号”建设”出来的,而是通过日常管理、考核制度一点点”沉淀”出来的。
想想看,为什么有些公司的员工特别积极主动,而有些则推诿扯皮?为什么有的团队协作无间,有的却各自为政?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文化的影响。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,影响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。
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行为习性
什么叫企业文化的本质?其实就是员工集体的行为习性。这些习性不是天生的,而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通过考核和奖惩塑造出来的。员工很聪明,他们会观察公司真正重视什么、奖励什么,接着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。
举个例子,如果公司天天喊着”客户至上”,但绩效考核只看销售额,员工天然会为了成交不择手段。相反,如果把客户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,员工的行为马上就会改变。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魔力——它通过制度引导行为,而不是靠说教改变想法。
因此,真正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,不是设计多么精细的文化手册,而是构建一套与价格观相匹配的考核体系。当公司的奖惩与宣扬的价格观一致时,文化天然就会落地生根。
怎样打造有生活力的企业文化?
明白了什么叫企业文化,接下来就是怎样建设的难题。根据成功企业的经验,有三个关键步骤:
开门见山说,要把抽象的价格观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标准。比如”诚信”可以细化为”不隐瞒产品缺陷”、”不虚报业绩”等可观察、可衡量的行为。
接下来要讲,要将这些行为标准融入考核体系。让价格观占据考核的一定权重,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。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真正的重视。
最终,要严格执行、奖优罚劣。对那些践行价格观的员工给予公开表彰,对违反者坚定处理。长此以往,良好的行为习性就会形成。
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成败
什么叫企业文化的终极意义?它是企业进步的隐形推手。杰出的企业文化能吸引和留住人才,进步团队凝聚力,增强企业竞争力。相反,糟糕的企业文化则会内耗不断,阻碍进步。
看看那些百年企业,没有一个是靠投机取巧成功的。它们都有鲜明的文化特质,比如IBM的服务灵魂、谷歌的创新文化。这些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,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制度设计和行为引导逐步建立的。
因此,企业管理者要明白:文化不是说出来的,而是做出来的。从考核制度入手,让价格观体现在每一个管理细节中,这才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正道。
你的企业文化健壮吗?
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什么叫企业文化。不妨反思一下:你们公司的文化是墙上挂的口号,还是员工自觉的行为?考核制度是否与文化宣称的价格观一致?员工是否由于践行价格观而获得奖励?
企业文化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企业的诚实面貌。想要改变文化,就要从改变考核制度开始。记住:员工不相信你说的,只相信你考核的。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。